AI輔助績效面談,打造新世代主管力!

奇想專欄

作者:趙祺翔

每到年底,主管最頭痛的不是交報告,而是績效面談。 

許多企業主管坦言,面談時總覺得尷尬、無效,甚至變成「走流程」。 有的主管對員工早有既定印象,有的只是照表宣讀績效分數, 而真正重要的對話與成長卻常常缺席。 這樣的情況幾乎發生在各行各業: 主管有心,卻不知道怎麼談; 員工想表達,卻擔心多說惹麻煩。 結果每年的績效面談,都成了一場「年度例行公事」。 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思考, 績效面談不只是打分數。 它可以幫助團隊彼此了解、釐清目標、凝聚共識 ,而AI工具則能讓這場對話更順暢、更有力量! 

新世代主管教練力

從評分到教練

績效面談的思維轉彎 傳統的績效面談多半以「評價」為核心, 但新世代領導力更強調「教練式對話」。 主管不再只是「給成績的人」, 而是幫助員工看見自己、理解問題、設定行動目標的成長夥伴。 

可以運用像「ORID反思法」這樣的對話工具: 

ORID反思法:從事實 → 感受 → 解釋 → 行動  

今年你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麼? 

 哪個挑戰讓你印象最深?

你覺得造成這結果的關鍵原因是什麼?

明年你想從哪裡開始做出不同?

 這樣的對話能讓員工感受到尊重,也讓主管更容易聚焦「問題解決」, 是非常實用的企業內訓課程推薦主題之一。 

 

AI工具助攻

AI當助手:讓績效面談更聰明、更人性 

AI不是要取代主管,而是幫主管更像教練。 你可以在三個階段靈活運用AI工具: 

面談前:AI幫你做準備

匯入員工月報或KPI資料,請AI幫你摘要出「強項與待改善項目」讓AI模擬員工反應(例如冷漠、推責),幫你練習如何問出更好的問題 

面談中:AI當場提醒、記錄重點 

使用AI筆記工具自動紀錄重點,並整理成回饋摘要讓主管可以專心對話,不必低頭抄筆記這樣的輔助不只讓主管更有自信,也提升對話品質。 

面談後:AI協助整理與行動追蹤 

面談結束後,AI可以自動生成:面談摘要報告或員工成長行動建議 ,甚至是一份正向回饋信件模板 例如: 「謝謝你在這一年對團隊的穩定支持, 期待明年能一起嘗試更主動的專案規劃與跨部門合作。」 

 

當主管將績效面談重新定義為「學習與交流的過程」, 它就不再是一張表格,而是一場「團隊關係的再設計」。 透過AI輔助、教練式引導與反思技巧, 主管能更懂得怎麼「聽」員工,最有力量的績效面談不只是探討數字, 是能在每一次對話裡重建信任、激發潛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