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安全感是高效團隊的秘密武器?

奇想專欄

作者:趙祺翔

心理安全感是什麼?為什麼對團隊如此重要?

心理安全感(Psychological Safety)指的是一個人能在團隊中安心發言、提問、不怕犯錯或被羞辱的感受。根據 Google 針對高績效團隊的研究,心理安全感是最核心的要素,甚至比技能、流程與管理系統更重要。

如果一個團隊缺乏心理安全感,常會出現以下狀況:

• 開會時成員沉默寡言,不敢提出不同看法

• 錯誤被隱藏,問題無法及時修正

• 團隊只合作表面流程,無法深入理解彼此

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影響效率與成果。而要有效提升心理安全感,我們的經驗是:從一場設計得宜的 team building 活動開始做起。

心理安全感,從活動中慢慢建立起來

作為一間專注於企業組織發展與 team building 執行的顧問公司,我們觀察到,最成功的團隊不只是上過幾堂課、辦過幾次聚餐,而是透過「刻意設計」的團隊活動,一點一滴建立起互信基礎與溝通默契。

以下是我們在實務中常用的三種 team building 策略,用來強化團隊的心理安全感:

策略一:從低風險活動開始,創造安全嘗試空間

許多團隊成員並非不想參與,只是不確定什麼話能說、什麼行為會被「冒犯解讀」。因此,我們常建議企業從低壓力、非競爭性的室內活動起步,例如:

• 合作式解謎任務

• 模擬商業工作坊

• 團隊創意挑戰

策略二:安排有意義的對話橋段,增進理解與同理

光是一起玩還不夠,活動中要設計「對話的空間」。以下這些橋段,是我們常納入活動設計的重點:

• Story Sharing:每人分享一段生命經驗或工作挫折

• Value Alignment:探索彼此的工作動機與核心價值

• Trust Walk / 盲人方陣:透過非語言任務練習信任感

這些練習雖然簡單,但一場活動下來,成員往往能看到同事的另一面,從「同事」變成「夥伴」。

策略三:延伸活動影響力,整合訓後追蹤與組織發展

一場 team building 不應只是當下的歡樂。為了讓心理安全感成為文化的一部分,我們會協助企業:

• 活動後彙整回饋洞察,提供主管與 HR 參考

• 根據活動反應,建議後續訓練方向與主題銜接

• 搭配跨部門專案、小型回訓、文化引導等持續設計

心理安全感不是一夕之間能建立的,但一場真正「有設計、有目的」的團隊活動,可以成為點燃信任的火種。